地址:山东省中欧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电话:0898-08966868
传真:020-896-6868
邮箱:admin@zhonggudui.com
更新时间:2024-05-26 18:08:58
你想了解的关于“家庭农场”的一切看这一篇就够了2020年3月,农业农村部印发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具体规划。截至2019年底,全国家庭农场数量超过了70万家。而在这个规划中,进一步提出了到2022年,全国家庭农场数量要达到100万家的目标。
其实,早在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里就第一次将家庭农场作为农业规模经营主体之一提出。在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更是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可以说家庭农场这些年一直算农业领域的一个热词,也将是国家培育和发展的重点。
“家庭农场,一个起源于欧美的舶来名词;在中国,它类似于种养大户的升级版。通常定义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这个定义里有几个关键词:“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几个关键词为啥很重要?
在我国,农业的主要现状还是以小农户经营为主。面积有多小呢?“人均一亩三分地,户均不过十亩地”,这还是在平均了新疆、内蒙古、等地广人稀的地方之后的数字,要是落到江苏、浙江这些地方,平均下来甚至每户只有一亩多地。所以,想提高效率用下大型收割机?不好意思,你机器压着隔壁老王家的地了,得赔老王二两麦子!
再说,靠自家的一亩三分地,顶多能解决个温饱。要想奔小康,盖个房子、娶个媳妇,还得出去打工。家里剩下老人、孩子,土地撂荒。那“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呢?这就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登场了。因为只有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才能解决我国目前农业的困境。
发展现代农业、提高食品安全系数、实现订单农业……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之一就是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规模化是说土地面积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集约化是说生产要素能够得到有效使用,并且技术和机械化水平较高;商品化是说农产品进行市场化交易并且利润最大化。想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小农户是做不到的。虽然小农户在我国还将长期存在,但土地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流转或者管理,必将是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而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力军,在整个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在这个背景下,我国势必要对家庭农场的发展加大扶持力度。国家正在大力发展乡村振兴建设,未来农村很可能会成为一块热土,农业也很可能会成为一个有前途的产业,农村也会吸纳更多的能人参与进来。以家庭农场为根基,尽早进入就有可能提前一步赚取财富。
虽然在家庭农场的原产地欧美国家,大农场很多,但这也是由欧美国家的国情决定的。很多国家地广人稀、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这决定了他们适合发展大农场。而我国的现状却是“人多地少”,农业机械化还在发展普及过程中。因此,对中国来说发展家庭农场的规模要适度。那么,家庭农场到底多大规模才算合适呢?
如果规模太小,就会赚钱难。而规模过大,人力成本和管理难度都会增加,有的经营者可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这里面还有个很实际的问题,就是经营家庭农场的收入至少应该跟到城镇工作的收入差不多。通俗点说中欧体育登陆入口,如果还没有去城里打工赚得多,那愿意长期留在农村的人只会越来越少。
在国家政策层面,《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的通知》提出合理确定土地经营规模。各地要依据自然经济条件、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农业机械化水平等因素,研究确定本地区土地规模经营的适宜标准。防止脱离实际、违背农愿,片面追求超大规模经营的倾向。现阶段,对土地经营规模相当于当地户均承包地面积10至15倍、务农收入相当于当地二三产业务工收入的,应当给予重点扶持。
虽然各地对家庭农场经营规模的具体界定标准仍未完全统一,有的地方拥有10亩土地的家庭也可以称为家庭农场。但一般来说,100亩左右的家庭农场比较普遍;300-400亩左右的为中型家庭农场;600-700亩左右的为大型家庭农场。而根据一些研究人员对家庭农场的调研中发现:100-200亩的亩均收益最高,200-300亩的次之,500亩以上的平均盈利最低。但家庭农场的土地规模也视情况而定,如果从事技术含量高,单产效益高的产业,可以缩小土地规模。
首先,申请登记的家庭农场要有一定规模的土地。因此在获得土地资源的时候,一定要签订合法的土地流转、租赁协议。
其次,必须是农村户籍或者具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自然人。“家庭农场的出资人、经营者户籍住所应当在农村。”农民是家庭农场的“法人”。经营场所一般是经营者的家庭住址或者种养殖所在的村子地址。
“投资人应以家庭共有财产出资;登记为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应分别属于两个以上不同家庭且合伙人之间有亲属关系;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应是有亲属关系的家庭成员。”也就是说,城市居民如果想参与开办家庭农场,可以合伙经营或出资经营。
名称中含有“合伙”字样的家庭农场应当办理合伙企业注册登记;名称中含有“公司”字样的家庭农场应当办理公司注册登记。
再次,经营范围要规范合法。在经营范围上以农业种植养殖为主,或者种养结合。兼营相关研发、加工、销售以及农场休闲观光服务,也就是说带有旅游性质的家庭农场也是可以的。但是,要特别提醒大家,种什么养什么一定要合法合规。特别是在当前,对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加强,一定要了解各地最新的法律法规,禁养范围内的动物,千万不能碰。否则不仅是违法,也会造成重大的损失。
除以上要求外,各地对家庭农场的管理办法和政策文件也大有不同,特别是在土地经营权期限和产业规模上。比如有的地方要求土地经营权期限不得低于5年,有的要求不得低于10年,但基本上要求都是5年以上的时间。而具体到产业规模的要求上更是不尽相同。比如湖南湘西州就规定“柑橘、茶叶单户土地经营面积需50亩以上10年以上,土地经营期限10年以上;粮食经营面积100亩以上,土地经营期限5年以上的农户可申请种植类的家庭农场认定。”
所以,申请家庭农场之前,大家一定要到当地的农业部门认真了解下当地的政策。搞清楚后,再考虑搞什么,搞多大面积,才能少走弯路。
总的来说,2020年创办家庭农场是有补贴的,而且国家的扶持力度也在加强。但具体补多少,还要看创办的是什么类型的农场以及当地到底有什么样的政策。一般情况下:
创办种植类的农场,需经营流转期限5年以上,并集中连片的的土地面积达30亩以上才可以领取补贴;
创办畜禽业农场,养殖生猪年出栏1000头以上,肉牛100头以上,肉羊年出栏500只以上。家禽年出栏10000只以上,家兔年出栏2000只以上才可领取补贴;
创办水产业农场,需经营流转期限5年以上,且集中连片的养殖水面积达30亩以上,特种水产养殖水面积达10亩以上才可以领取补贴;
创办林业类农场,需山林经营面积500亩以上,苗木花卉种植面积30亩以上,油茶80亩以上。中药材种植30亩以上才可领取补贴。
分为加工产业、水果产业、蔬菜产业、茶叶产业、林业产业等。加工产业又分为工信局技术提升与改造工程项目、农业局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农业局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农产品加工示范单位、农业局开发性金融支持农产品加工业重点项目等申报。
运动体验类农场是以亲子教育、活动体验、拓展、优雅环境等为特色的。这类型农场多建在市郊范围内,方便都市验亲子活动。
这类农场多指利用当地农业自然资源和民俗风情以及特色美食条件等,通过各种合理规划、设计,建设具有农业生态、生产、生活一体化的农业区域。
科教类农场申请项目:星火计划项目、科技推广与集成技术示范项目、科技局的相关项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
如果你是符合条件的农场主可以抓紧时间去当地农业部门进行咨询、申请。据了解农场主还可以从多角度进行资金申请,比如运动体验类农庄还可以发展观光餐饮产业,主要是看农场主们如何分解自己的农业产业,争取申请到更多的资金。
鼓励家庭农场参与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支持家庭农产开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主食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自建或与其他农业经营主体共建集中育秧、仓储、烘干、晾晒以及保鲜库、冷链运输、农机库棚、畜禽养殖等农业设施;
虽然总体来看,国家对家庭农场的政策扶持力度比较大。但在实际发展中,有一些常见的问题需要提前注意:
2、政策扶持力度因地而异。有的地方政府由于本身实力较弱,在资金和项目扶持上,特别是对较小项目的扶持上存在困难。
3、基础设施建设很重要。因为多数家庭农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如果没有相配套的道路、厂房、水电、灌溉等设施,将会成为家庭农场发展的一大障碍。
5、融资有困难。不少银行还不认可土地经营承包权等作为抵押物。一旦融资困难,快速发展就会比较困难。
但凡事都有两面,对家庭农场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认真研究一下当地的相关政策,然后再决定要不要办家庭农场。不过,在国家大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家庭农场也必然是未来中国农业发展中的一个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