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山东省中欧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电话:0898-08966868
传真:020-896-6868
邮箱:admin@zhonggudui.com
更新时间:2024-05-14 20:40:19
科技范助春耕大数据滋养“智慧种子”生根发芽(实习记者 安子修)据人民网报道,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3%,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96%,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4%,越来越多的科技要素向广袤田野聚集,“科技范”助力春耕生产跑出“加速度”。
春耕时节来临,各地市农业智慧化场景多种多样,无人农机、智能农场、智慧平台等新种设施纷纷投入到实践应用中,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
“通过引进先进农业技术、推广智能农机装备、建立农业信息化平台等措施,不断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谈到智慧农业给传统生产方式带来的变革,山西省大同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如此感叹道。如今,各式各样的智能农机,驰骋在大同的田野上,勾勒出现代化农业新画卷。目前,该地耕种机搭载了北斗导航辅助驾驶车载系统,可为机械化播种作业提供数据采集、自动化处理、统计分析、精细化管理服务。不仅如此,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还吸引了合作社广泛参与,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类似的情节也在四川德阳的田间地头展现着。当地政府积极推进无人农场项目建设,依托北斗导航、物联网等技术加持,建立起能够指挥调度的多功能智慧平台,从而实现农业耕种、管理、收获的生产过程全环节无人化,具体操作过程中,其只需一名技术人员即可同时管理多台无人农机开展同步异类作业,从整体上大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而位于河南安阳黄县的西瓜育苗棚内,一个个空盘乘坐“电梯”,经过摆盘、撒土、浇水、播种、盖土、出盘等环节,空盘被均匀填满。“这是在南瓜苗上嫁接的西瓜苗,嫁接出来的西瓜品质好、口感好且抗病又高产。”当地的瓜农袁连臣满意地表示,依托新设备的专业能力,使得瓜苗又健康又壮实,和原来农户自行育苗相比,每亩地能节省出200多元的成本。据悉,黄县依托智能化瓜菜种植特色产业,推进智慧育苗工厂建设工作,并加快了当地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进程。
面对蓬勃的春耕农景,各大运营商也通过技术支持、智慧赋能手段,根据各地市特色农产品性质,灵活制定了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案,助力春耕,带动农业智慧化、数字化转型。
在浙江湖州,中国电信根据当地特色笋种植产业特点,依托自身技术,为其打造5G+笋产业互联网生态平台,让各企业能够随时掌握种植基地参数。据悉,中国电信构建了多个5G+智慧种植基地应用场景,助力笋加工基地创收。与此同时,智慧应用能够有效整合管理传统种植流程,为当地探索传统乡村产业发展途径铺设了新道路。
在山东聊城,中国联通在位于阳谷县的麦田里搭建起“联接+计算+智能”的数字乡村智慧平台,积极建设北斗地基增强站,推动“5G+北斗”技术融合创新,并通过高速互联、精准定位的服务,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特点,推出了自动植保机器人,有效解放了农户双手,并实现了农业生产流程的远程无线智能管控。数字信息技术的加持,有效激活了当地农业生产效能迈向新台阶。
在江苏连云港,中国移动联合上海产业研究院共同打造了精准定位服务,助力当地春耕精细化作业。该定位服务依托能力中台厘米级定位能力,通过搭载高清摄像头、雷达等多种精密传感设备,深度融合卫星导航等技术,为春耕生产注入数智动能。据悉,其不仅能实现农业生产设备的高精确定位,还能够智能规划最优路径,进行自主决策,使春耕作业更加高效。在安装相关服务软件后,农民只需通过手机发出简单指令,即可远程指挥作业,目前其已成功将定位误差控制在2.5厘米以内。
尽管智慧农业领域的研发、实践工作整体呈现稳步向前态势,但结合当前技术、产业等领域依旧存在的不足,其也正面临着几处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其一,在一些集中连片的大型农场,由于距离信号基站较远或有遮挡物等原因,通信信号仍不稳定,农业物联网无线通信待完善。因此,面对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的诸多提升空间,就需要运营商持续发力,针对具体的农业生产场景进行针对性布置和调整,通过加强硬件研发工作、增设通信基站、部署并优化网络环境等相关工作,逐步建立起健全的通信支持体系,全方位保障现代化农业生产流程。
其二,目前我国农业社会化组织发育程度仍处在初期阶段中欧体育官方网站,智慧农业的潜力尚没有完全释放。这需要政企发挥各自作用,一方面企业能整合生产系统和社会资源,并逐步推进相关人才的培养工作,集中市场要素,为我国智慧农业领域拉起一支专业的人才储备队伍。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则要积极跟进助农惠农政策,并跟进相关社会单位建设工作,增设智慧农业生产、调节、监管部门,以此进一步激活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农业领域度发展。
其三,当前农业数据收集、利用不足,如何更好地用广阔田间地头的生产大数据,亦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这需要科技型企业深入全国各地市获取资源,积极推动大数据采集工作、大模型开发工作,在耕种一线充分调研,逐步建成完备的农业生产数据库。与此同时,企业还需联合运营商等单位加强云生态建设工作,使智慧农业成果广泛“上云”,充分共建共享农业生产大数据,更好地助力智慧农业迈向崭新时代。